不得不说的巩焴•龙爪槐 大明政权的最后一丝希望竟然寄托在一名女子身上

今天的甘肃省正宁县湫头乡双佛堂村有一棵枝叶繁茂、树干苍老、树形奇特的树叫龙爪槐,这棵树无风亦称婀娜多姿,有风更作摇曳之态,当地人称他为命脉树,也叫巩(焴)清槐。就让我们配上龙爪槐的图片来给大家讲讲巩焴这个人的故事。

巩焴,字成我,号育炉,明真宁县(今甘肃正宁县)堡巷村人。明万历二十一年(1591)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庭富裕。其父巩国祯,以子赠礼部祠祭司主事,封承德郎。

巩焴小时候就很聪慧,勤奋好学,5岁时就开始读书。对《四书》、《五经》能通篇背诵,记忆惊人。天启七年(1627)中举,崇祯四年(1631)进士及第,名列第六。是年八月任河南林县知县。

龙爪槐 摄影师:龙只

巩焴初任河南林县知县,正是乱世之年。当时林县盗贼猖獗,残害百姓,连年饥荒,民不聊生。巩焴 一到任,就利用险要地势立关隘设兵防,严加防范,对盗贼和豪强以沉重打击,林县百姓从此才得到安宁。林县百姓每年除正赋之外,还要交不少巧立名目的苛税,这些苛税没有充入国库,却中饱了地方豪强、官绅的私囊。百姓披星戴月、辛辛苦苦打下的粮食有时不够交赋税,一家人的生活无法保证,只得吃糠咽菜充饥。巩焴了解查实情况后,首先废除了有加无已的“三饷加派”,一下子减轻了农民的沉重负担,符合民愿,深得民心。林县地处偏僻,文化教育不兴,人才匮乏,巩焴为此心急如焚。他亲自任教课读,辅导莘莘学子,当年就有人中榜登科。巩焴当县令爱民如子,体恤百姓,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政声大振,百姓有口皆碑。在他离任之时,林县的男女老少依依不舍,夹道远送,作揖磕头,哭声一片。后又为他建立生人祠,以示对这位造福一方的“好官”的崇高敬意和永久怀念。

龙爪槐 摄影师:龙只

崇祯六年(1633),巩焴调任河南安阳知县。当时,虽说明廷政令“除强暴,佑善良,灭火耗,恤行户,勤农桑,清户口”,但社会动荡不安,秩序极其混乱。朝廷的政令也成了不值钱的空话。安阳城内缙绅权贵子弟倚仗权势,为非作歹,百姓恨得咬牙切齿。巩焴任安阳知县后,不畏强暴,不惧邪恶,一身正气,除暴安良。他不但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为他们减轻了赋徭,还重视发展农牧业。为保一方平安,他动员老百姓捐款筑城,操练乡勇,打击豪强,从不懈怠。该县的水治、丰乐两镇,历来是盗匪往来必经的地方,盗匪杀人劫舍,无所不为,百姓深受其害,叫苦不迭。自巩焴到任后由于防范严密,凡有来犯者必遭擒获,使盗匪闻风丧胆,狼狈逃匿,两镇从此才得以安宁。安阳文化教育落后,巩焴大开科试,选拔人才,振兴文教事业,老百姓无不拍手叫好。当时人称河南有“三廉公”,巩焴当为“第一廉公”,安阳人为感其大恩大德,又给他建了“生人祠”。以后,他升为礼部祠祭祀主事,继迁本部郎中。

龙爪槐 摄影师:龙只

崇祯十二年(1639),巩焴调任河南分巡道兼右参议,整饬彰、卫、怀3府。建有军功,以军功夫子赐金12两、竹丝4表。当时,该地连年饥馑,哀鸿遍野,人犬相食,惨不忍睹。饥民无奈,纷纷揭竿而起,反对暴政。巩焴亲临河南三郡,想方设法,多处求援,捐款赈济,救民出水火。毅宗皇帝听闻其卓著政绩,非常高兴,诏令升为参政。但由于当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席卷全国,内忧外患相继滋生,时局动荡不稳,明王朝大势已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从政十分艰难,巩焴深感独木难支,恨无回天之力,故而心灰意冷,执意离职回乡。由于他任职期间将自己的俸银捐献赈济,离任时两手空空,身无分文,连回家的盘缠也没有。后来得到属吏们的资助才得以成行。崇祯十三年,巩焴离职,先侨寓省城西安(清康熙二年前,真宁县归陕西省管辖),十四年才回到原籍真宁县罗川。

龙爪槐 摄影师:龙只

史书记载:崇祯十五年(1642),由于京都河南籍官员的极力推荐,巩焴又被起用,诏任河南巡抚,他未赴任。十六年10月,又补授河南省学政、布政司参政,但他仍居省城西安。他还未来得及赴任,李自成的起义军就包围了西安。西安城陷之后,巩焴连夜逃出,隐藏于隐南山之下。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王,改国号为大顺,改元永昌,改名自晟,造《甲申历》,设六政府。他遍访贤士,众人都推荐巩焴是文武全才之士。早在李自成初攻真宁时,就听说巩焴是好官,于是,就任巩焴为礼政尚书。巩焴避隐未仕。3月,李自成率义军攻破京城,崇祯皇帝进入昭仁殿砍杀女儿昭仁公主,皇后周氏即在坤宁宫自杀,崇祯仓惶逃到景山(即煤山)上吊自杀。皇太子二王被俘,妃嫔们四处逃散,皇宫乱成一团。就在这混乱之中,巩焴与一怀有身孕的妃子相遇,他把仅有的一丝恢复大明政权的希望寄托在这位妃子身上。这时期,李自成斩杀李岩,起义军内讧四起,互相攻杀。巩焴护卫这一孕妃潜隐陕西三水县(今旬邑县)的官家洞,期望其生一男孩,便可保孤立帝,恢复明朝。谁知事与愿违,后来清兵入关建立清朝政权,巩焴所挈妃子又生了一女孩。巩焴一看,复明丝毫无望,于是只得隐居官家洞,以诗书培育子孙和求学之士,并以诗文会友。四方之名士,如宁夏刘芳名、华国翰等人,常以诗文和巩焴唱合赠答。巩焴还批注《四书》,编修《崇祯·真宁县志》,但因无力刊印,憾未传世。目前,传世的巩焴的文章有3篇,即《泰山庙记》、《重修文庙记》(见之于清折遇兰撰《正宁县志·艺文志》)、《募修真宁万寿寺序》(见之于清赵本植撰《庆阳府志·艺文志》)。

龙爪槐 摄影师:龙只

巩焴隐居官家洞,发誓再不做官。清顺治十八年(1663),清兵层层包围官家洞。巩焴坚守不出,死不降清。官家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上有磐石盖顶,下有绝壁断道,一夫把关,万夫莫开,兵将不可近身,刀枪不能奏效。清兵连攻数日也没攻下。于是清军首领命令士兵进山砍柴围洞,堆积起来的柴高达几十丈。把官家洞周围堆了个严严实实。至5月14日,清军将一个大狸猫用蜡裹身,然后用火点燃狸猫尾巴,狸猫沿柴堆乱窜,霎时官家洞成了一片火海,浓烟滚滚,焦土刺鼻,洞崖的石块也被烧得爆裂。巩焴在这场大火中不幸被熏烧而死,终年69岁。烧死巩焴之后,清军又搜杀巩焴家族之人。因此事发生在三水县,清军认为巩焴是三水县人,于是就在三水县滥杀无辜,遇难者达几百人。“三水没巩家”的话就是由此而来的。

龙爪槐 摄影师:龙只

后人为纪念巩焴,在正宁县古县城罗川(今罗川乡政府所在地)立有“学宪坊”,由于年深久远,此坊已毁。据传,巩焴在京为官时,曾带回三棵“龙爪槐”,一棵植在永和烟村,一棵植在家乡永和堡巷,另一棵植在湫头乡双佛堂村。烟村、堡巷村的槐树已毁坏无存,惟有双佛堂的龙爪槐至今仍根深叶茂,树冠如盖,枝干虬曲,般若卧龙,“鳞甲”片片,熠熠闪光,气势非凡。当地童叟都知此树的由来,问到树龄,都说已有三四百年了。

80后,半个兵痞,浑噩书生,破旧网民。公众号|招文袋(ID:zhaowendai-com)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