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都在寻找一个叫姗姗的女子。她背后关联着35家核酸检测公司。
这次不是姗姗来迟,而是迟迟不见姗姗来现身。于是,有人去网上挖地三尺,发现姗姗背后有一个成功的家族。
他们的事业蒸蒸日上,公司接连开张,业务所到之处,业绩无不飘红。据媒体统计,其中多家公司是近三个月内成立的。
萝卜快了不洗泥。这么多公司在疫情期间如雨后的蘑菇成长起来,难免有些“毒蘑菇”。
11月25日,兰州市卫健委发布情况通报:2022年11月24日上午,兰州市七里河区依据核酸检测结果组织转运阳性感染者时,发现个别待转运群众健康码显示核酸检测阴性。
而涉事的检测企业就是姗姗任监事的兰州核子华曦实验室有限公司。
我每天一测,战战兢兢,把那根棉签看得有千钧重,毕竟事关阴阳,不可儿戏。但是,兰州这家检测机构,竟然可以荒唐到“误将个别核酸检测异常人员名单信息录入阴性人员信息包中上传至工作系统,使个别待转运人员健康码显示核酸检测阴性”。
一个专业做检测的企业,如此混淆阴阳,大摆乌龙,都是无心之失?
我没有证据证明他们是有意为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种错误如果在各地频频发生,阴的可阳,阳的可阴,那么他们公司的业务一定是越做越大。
早前一些药店喜欢挂一幅对联:但愿世间无人病,宁可架上药生尘。不是药店不想赚大钱,而是当时没有资本扩张的空间。
那时候医药分业,大夫只负责开方子,收个诊金,患者拿着方子再去药铺抓药。大夫不能一手把脉,一手卖药,不然会严重伤害医疗的权威性。所以,只要大夫独立坐诊,药铺想赚昧心钱,也不容易。
如果卖药的可以坐诊的合伙而不受约束,生意必然越做越大。本来可以药到病除的,得想法把你治成“药罐子”。等到患者病得形销骨立,奄奄一息,他们再和棺材铺搞个合作,就完成了一条龙服务。
以前也有因病致贫的,比如鲁迅小时候就经常在当铺和药铺之间奔走,就是家里有个吃药的老爹。后来,鲁迅对中医的疗效颇有成见,但是不曾抱怨药店不守规矩。良心行业是有底线的。
而现在,检测企业手握判定阴阳的权力,他们会有但愿世间无阳人,宁可采样试管蒙了尘的良心吗?
众多与核酸检测相关联的企业排队等待上市,固然表明企业已经做大做强,但是体量巨大的企业一旦上市也不得不考虑如何保持业绩持续攀升。如果疫情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就有反噬社会的可能。
病毒变异,是毒性越来越小,而人心一旦变坏,则是毒性越来越强。
近来疫情汹汹,究竟是病毒变异了,还是一些检测企业人心变坏了,很值得探究。姗姗可以来迟,对姗姗及姗姗背后企业的调查不能来得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