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大院 一片骂战

640-34

《县委大院》正在央视一套热播,网上的骂战也是热到狼藉。

在一片的骂声里,我大概的做了做比对,嗅出点“三国鼎立”的味道。

一部分无脑小白,看剧看人,心目中的偶像就算是喝口水,也能挑动他们的眉眼,乐的他们逢人便夸,四处晒图。

一部分假装正义,高举正能量的大棒,全网巡逻,容不得别人对该剧说三道四,主线人物说几句人尽皆知的台词,他立马高呼“太真实了”、“真是感动到要死”、“简直是基层干部的缩影”……这一部分里面,也有一些现实里的基层干部,主要集中在刚参加工作没几年的年轻群体,他们习惯腰疼,也习惯喊腰疼,喊苦是他们的集中表现。

一部分苦大仇深,看啥都不像啥,把个戏子演出的剧,非得要掰扯成记录人间真实的纪录片,外带上自己平日里的看见,浅浅的一想,骂声一片。

好了,说点我的看法。我尽量客观,不提演技,不说穿帮,把自己置身在前述的“三国”以外,谈一点本质的问题。

人设过于纯良,剧情过于单行

大概是编剧假以想象,全凭硬凑的结果吧。你看凡是大院里外是官的剧情人设,几乎清一色正能量,这个正能量不单单表现在工作,还表现在生活,即便安插几个极个别的“屎壳郎”,也是“屎”出有因,而且无外乎都是外因。总之,官是极好的,出发点的人设完美无瑕。

但讲故事总要有对立,没有对立面的平铺直叙是不够吸引眼球的。怎么办?大院的人设没有瑕疵,呕心沥血、全心全意的在为人民服务,那人民的大院,相对的人民就必须得问题多多,不然怎么办?拿啥突出,拿啥体现?

所以老套路了,民众全是问题,官员全部纯良。整部剧就像是给大院准备的单行材料,很专题。

时代正在进步,主线却在拉垮

我们的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那个单一火红的年代了,思想的多元体现在了每一个人的身上。信息时代,大家都有自己的渠道思维,所以我们看剧有两个原则,一个是足够眼下,一个是足够远方。直白点讲,你要么还原真实到让我们感同身受,要么天马行空到让我们超越认知。

可惜,这部剧有点“四不像”。虽然演的是当下,却演的是少数人心里的当下,而就算这份心里的当下,也只是一厢情愿的理想国。中国的县区极像是“江湖”,“江湖”的上位,“江湖”的人情,还有“江湖”看不清的“打打杀杀”,这才是它全部的主线。

不是焦裕禄同志的时代了,已经格格不入了,也许编剧知道,也许编剧不知道,找不到新时代真实的焦裕禄,便硬生生靠意识搞出这样的“四不像”,拉垮的其实还是自己。看剧的人早已坐上高铁,演剧的人却还在“小慢车”里换装,你意图的是你意图的,你的意图影响不了高铁的速度。还不如多放几集“新闻联播”,来的直接,也来的快捷,哪怕是有人任然嗤之以鼻。

不能直视大院,怎么收获人心

大院的人有他的特点,老小中青都有他的不同,这是大院的位置决定的。大院里也不是没有纯良的“傻白甜”,但这一类“傻白甜”都蹲在无权无责的边边角角,任劳任怨,默默无闻,说不上话是他们的特点。他们出不了众,也当不了剧情的主线人物,因为他们“傻白甜”。

可惜的是,这部剧非要把主线的人设给搞成单纯良善的“傻白甜”,无私无畏、全心全意的只谈奉献。而且还要玲珑,还要玲珑的只剩纯良,那他是怎么当上这个“一把手”的,又是怎么当得了这个“一把手”的,你也别犟,这是现实。

县一级的大院里,按照现行的干部政策,领导们的结构无非是有这么几种,一种是绝对艰难的从基层爬上来的,一种是相对轻松的从上面落下来的,还有一种是定位清楚的挂职锻炼的。第一种本身就是人情世故,第二种大多不接地气,第三种已经说了,定位清楚。那么这三种,哪一类才有编剧脑洞里的纯粹?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讲现实,怕是不容易上映。既然真实的大院不能直视,那能演绎给我们看的,一定都是想让我们看的。如同女人的脸面,没有厚厚的妆底,她是出不了门的。

总之,可以将这部《县委大院》当作是大院里的泡沫剧,它想用骑自行车的姿势教导我们汽车是怎么开的。自说自话,你也不必太过在意了。

80后,半个兵痞,浑噩书生,破旧网民。公众号|招文袋(ID:zhaowendai-com)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