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给我“斯人”起来!

640-42

​孟子先生写了篇《告子》,其中下篇有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该文有一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si)人也”。

好嘛,热闹起来了,好事者找了几个点,开始撰写小炒文,搞的孟子先生本人都有点稀里糊涂起来了。

所有的小炒文亮点突出,理由充沛,说原来学习的明明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现在怎么变成了“…是人也”,归根结底,人类又现“曼德拉效应”,集体失忆了。

人教社也跟着混淆其辞了,说他们出版的所有教材里面都是“是人”,从来没有“斯人”一说。

这就奇怪了,明明学的是“斯人”,那“斯人”呢?“斯人”上哪去了?

难不成“斯(昔)人已乘黄鹤去?”

呵呵,真是够胡扯瞎扯的!

我亲自上网搜了一下,网上能看到的最早版本只有《四库全书》的刻本,里面“…於是人也”,也不是“斯人”。

我又搜了一下“斯人”和“是人”的分别含义。

斯人:意思是此人的,此外斯人还指人民,百姓。出自《论语·雍也》等。

是人:犹人人,任何人。

看来斯人的含义还是靠谱点,“…故天将降大任于此(斯)人也”。

那为啥人教社和《四库全书》里面都是“是人”呢?

为此,我特意人间清醒的问了一位已经退休的中学语文教师。

老师给出的第一句是,那个“是”在这里念si,读一声,“斯人”是对的。

我问,“是”不是念“shi”吗?

老师说,你用方言读一下。

我恍然大悟起来,方言里的“是”不就念“si”嘛。

普通话和古汉语的差距还是挺大的,老师又追了一句。

对话结束,我信心来了,我坚信自己的记忆没有错了。

可回头一想,那为什么古籍中是“是人”,人教版教材也是“是人”,而我们记忆里却是“斯人”呢?

我在网上找到了答案,原来各省所用教材并非只有人教版一家,内容为“斯人”的教材也是比比皆是。

回头又想想老师刚才的话,原来大家记忆里的“si人”应该是从来都没出过错。

教材里为“是人”的,老师告诉我们应该读做“斯人”。

教材里为“斯人”的,老师也清楚的告诉我们就读“斯人”。

“是”读做“si”,读一声,“斯人”即此人,“是(si)人”便是正确的此人。

好,鼓掌,没有毛病了。

现在一些年轻的教师,看字是字,从来都不知道汉语言文字的精妙演变之处。

我刚还看了一段网上的视频,讲了我们古汉语的语言文字流变,我觉得很有道理。

总之,这场“是”、“斯”之争,就是个乌龙,与“曼德拉效应”也没有半毛钱的关系,那些赶着写小炒文的,抢流量也要多读书。

最后,都给我“斯人”起来!

80后,半个兵痞,浑噩书生,破旧网民。公众号|招文袋(ID:zhaowendai-com)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