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面子还是要防疫,真不该再遮遮掩掩了

想到几个问题,共同思考。

一、张文宏为什么说新冠疫情正在进入“最后一程”,并最终会向季节性流行病转变?

如果将新冠定义为自然事件,那么新冠病毒的不确定性对人类而言还有大量的未知变数需要认真加以思考和对待。

如果将新冠定义为人为事件,比如西方某国的阴谋输出,那么新冠病毒可能正在按照它预定的方向变异发展。

据此,我就在想,张文宏言之凿凿的预判是基于什么样的引证思考呢?他只是一名医生而已,贴切点讲,他只是因疫情才走红的“网红医生”。

我也想了,若基于前者预判,他要么是狭隘的自我显能,要么就是有背因的刻意安抚。若基于后者预判,难不成他“里通外国”?这四个字要相对的正确理解,莫误读。若两者都不是前因,那他就是“神仙”,就像乡间的“神棍”,总能怼进人的心里,收获大批的信众。

二、我们对新冠死亡病例的定义标准是否过于“谨慎”?

我们已明确新冠导致的死亡病例标准是:因新冠病毒导致肺炎,并由此产生呼吸衰竭而致死的情况。其他基础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不归类为新冠导致的死亡。

那么,因新冠病毒感染而引发其它基础病致死的算不算新冠导致的死亡?为什么要排除在外?新冠病毒感染是只会导致肺部一个问题吗?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绝对认知?这又是基于怎么样的科学评判?

我们说绝对的都是不科学的,尤其是在当前新冠感染的重症率还在不断增加的情况之下,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宽泛科学、严谨客观的持续归纳评判新冠对健康的影响。

认知新冠需要以包容和纯粹的科学姿态,不能人为武断的按需定义。

这么窄的主观定义,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背因,都只能是影响防疫,贻害无穷。

三、我们在引导公众的防疫认知上,是否不够科学全面?

最头疼莫过于此,专家们此起彼伏的站台说话,但却鲜有科学的态度,大多都是有方向的主观臆断,而且是老百姓人尽皆知的臆断。这样的认知引导,必然会导致前矛后盾的混乱结果,臭了专家,也失了民心。

对新冠,应是科学客观的认知,加以科学全面的抗疫。而我们的实质却更像是摒弃科学,单靠社会组织的形态鲁莽对抗。恰如当下的军事比喻,早已是该电子对抗精确制导的年代,你却还在靠单一的战术组织统一思想来制胜,你抗的过一颗导弹的精准打击吗?

信仰要有,思想也要有,这才是促发展的根本。我们是大国,都有中国梦,该是相信我们都有爱国情怀的时候了,该是客观真实反馈实情民意的时候了。解决舆论认知问题,这些都是自信,也是必然。

说到这,莫名有点小民的悲愤,那些“老而不死”的糊民专家,那些唯走资是图的害民鼠虫,我耻与他们同生在中华大地!何为国贼?须警惕,他们就是。

我字码的的不多,但道理应该很真。真是俯首有写不完的苍生,抬头有骂不尽的无耻,不写了。

80后,半个兵痞,浑噩书生,破旧网民。公众号|招文袋(ID:zhaowendai-com)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