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为什么叫“京”,“京”的源头又在哪里?

北京、南京、西京(西安),还有日本的东京,它们为什么被称作“京”?最早的“京”又在哪里?

大年初二的早上,我一个人沿着古豳国遗址(今甘肃宁县庙咀坪)走了一圈,晒了晒初升的太阳,散了散步。

放眼四望,这里四塬辐辏,三水奔汇,就连不懂风水的我,也忽然觉得庙咀坪这位置,的确是一块好风水的宝地。

不得不说,老祖宗选地方还是很有眼光的,可惜我没有专业的拍照设备和技术,所以只好画了一幅图,帮助大家在脑海里留个印象。

图画的简单了点,但应该可以看出庙咀坪的背山面水好风水。

除此之外,这里虽然几面环山,但山势挡住的恰好是西北风和东南风,阳光却是晒的日常,一点也没有遮挡,所以坪上的温度很是宜人。

庙咀坪看着只是比周边塬面略低一些的山台地,但这里从新石器时代起,就已经有了先民生息繁衍。

这块厚土里埋藏着仰韶文化、常家山下层文化、齐家文化、先周文化,以及西周、春秋、战国、秦、汉、唐、宋、元、明、清文化。

至今这里仍旧有人居住,时间跨度长达7000余年,全国罕见。

我还记得小时候,在庙咀坪上玩耍,时不时就会捡到一些破碎的瓷片,还有各式各样的古钱币。

那时候的庙咀坪,后有宁县师范(陇东学院前身),前有烈士陵园,中间便是散落着田地的塬面。

我们一帮小孩就在这坪上的田地里分成几派,玩着打仗的游戏。

有时候夏天的傍晚,还能看到师范的学生情侣,一对对的,散开在塬边上的小树林里你侬我侬。

呵呵,可能因为我们是小孩,人家也不会把我们的捣蛋放在眼里,只是专心的沉浸在自己的恋爱里。

宁县庙嘴坪 摄影师|龙只

今天的庙咀坪已经没了先前的模样,它被当地政府整修了一番,栽满了雪松,还铺设了林间小道,供人休闲散步。

宁县庙嘴坪 摄影师|龙只

在成片的雪松北面新建起一处仿古的院落来,据说是为了纪念武周时期的宁州刺史狄仁杰。

但除了建筑外形仿唐以外,我没有看到任何和狄仁杰有关的东西,应该是还没有完全建好的原因。

宁县庙嘴坪 摄影师|龙只

这处院落的前面是一条笔直的石铺大道,两边的仿唐灯柱上写满了《豳风》关于这里的记载。

宁县庙嘴坪 摄影师|龙只

沿着大道走到头,看到一片被围起来的桃园,不知道栽种的是不是当地有名的黄甘桃。

我还记得很小的时候,这里有一块很大很大的石雕大乌龟,大乌龟的背上驮着一块非常高大的,好像是和唐代有什么关联的一个石碑,但具体内容是什么,我也是记不清楚了。

桃园往前便是烈士陵园了,我是下到庙咀坪下拍摄的陵园的正门。

宁县革命烈士陵园 摄影师|龙只

烈士陵园的门前,是一片市民广场,广场以龙为主题,有一根高大的九龙柱。

为什么要以龙为主题?因为在甘肃的陇东,北边的庆城县被称作凤城,而南边的宁县被称作龙城。

这里也有狄仁杰斩九龙的传说,县城往南还有一条川叫九龙川,关于这里的龙,大家可百度,内容很丰富,我就不多说了。

宁县九龙广场九龙柱 摄影师|龙只


穿过小广场,再往前去,还是一片小广场,两个广场中间隔着一座马莲河大桥,这里便是前面图中所画的三水奔汇之地。

据说,2000年的时候,这里的河滩上,一场大雨过后留下了一个龙迹,从头到脚,还有龙爪龙须,那是相当的逼真。

是不是真的有龙,我也说不清楚,但关于龙在这里的传说,却世世代代从未断过。

宁县马莲河 摄影师|龙只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们说回“京”的话题。

在夏末商初的时候,周先祖公刘为了拓展生存空间,带着族人从毋(读guan,今甘肃庆城县),举迁到溥原(豳),也就是庙咀坪所在的宁县。

他在京(庙咀坪),建立了一个周戎共处的邠(豳)国都邑“京师”,并以此为根据地,开发了四周的几大塬区,把古老的庆阳带入了农耕经济发展时代。

公刘之前,庙咀坪这个地方就称作“京”,公刘因地名遂把自己的国都也称作“京”,因为在这里也驻守了军队,所以又称作“京师”。

后来,古公亶父在周原建立“小邦周”,也把国都称“京”,文王姬昌在丰水西建新都称“丰京”,武王姬发在丰水东建新都称“镐京”,成王在洛邑建东都称“洛京”。

周人不仅第一次把国都称“京”、“京师”,也开了我国国都两京之制。

庙咀坪称“京师”一名,一直延续到汉初,直到将长安称“京师”时オ停用。

此后,庙咀坪改称“公刘邑”、“公刘坪”、“古(豳)国城”。

所以,位于今天甘肃宁县县城的庙咀坪,才是我国“京师”文化的真正源头。


公刘在庙咀坪弘扬了祖父不窋制定的周道,对我国历史文化产生诸多开创性贡献。

周道以道德为本,奉行忠信原则,推行周戎和睦相处的政策,发展农业经济,倡导礼仪,创立三军之制,而且还第一次实施了农业税。

周道是周人总结夏商两朝文明成果而制定的治国纲领,他们凭借周道建立了800年的周王朝。

根据历史记载,说是商朝末年的时候,鸟祖族、犬候和义渠戎这些游牧部落,联合起来夹击周人的“京师”都城庙咀坪。

在周人面临生死考验之际,当时的古公亶父大胆抉择,大约在商王武乙元年的时候,带领族人离开庙咀坪,去了今天的陕西宝鸡岐山地区。

庙咀坪自此,被义渠戎国占领。

这个义渠就是我们在电视剧《芈月传》里面看到的那个义渠。

到了商王武乙三十年的时候,古公亶父之子季历又带兵征伐义渠,杀了回来,他收复了故土“京师”所在地庙咀坪。

西周时,庙咀坪仍然是周人邠(豳)侯古国的“京师”。

到了春秋初年,义渠戎国又来了,他们再次占领了“京师”庙咀坪,邠(豳)侯古国的周人没有办法,只好退守到今天的甘肃宁县早胜遇村、西头一带,并在这里修建了超25万平方米的大城。

这个大城的位置就在前面图画中南山顶的塬面上,大城的遗址现在已经被考古发掘出来,百度搜索“遇村考古”之类的关键词能看到很多的文章,我就不多赘述了。

此后,义渠戎国以庙咀坪为都城,与秦对抗近400年,于公元前272年被秦所灭,庙咀坪自此变成了秦国的北地郡。

汉初,北地郡迁至今天甘肃庆城县的马岭,庙咀坪也改为了州、郡、县治。

在秦汉之际,庙咀坪东侧的川地逐渐兴盛起来,变成了地方的首府治所,而庙咀坪的政治地位渐渐变的衰落。

后来,因为在庙咀坪的坪南修建了很多的祠庙,当地人便“称这里为庙咀坪至今。

好了,说到这,标题的问题应该也清楚了,大过年的,就不多絮叨了。

80后,半个兵痞,浑噩书生,破旧网民。公众号|招文袋(ID:zhaowendai-com)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